首页» 交流合作» 外交部调研小组到我院专题调研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区域中心建设工作

外交部调研小组到我院专题调研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区域中心建设工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国际合作局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6-06-23【字体:

【摘要】|外交部调研小组到我院专题调研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区域中心建设工作|

    由外交部国际司张雷副处长、礼宾司李涛处长和条法司齐大海副处长等组成的调研小组一行4人,2006年6月21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实地调研在我国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区域中心(CCCAP)的有关事宜。翟虎渠院长亲切接见了外交部调研小组的各位成员,我院主管该项工作的屈冬玉副院长、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国际合作司卢肖平副司长、科教司交流处刘艳处长、国际合作司美大处陈植新处长等陪同调研。
    农业部石燕泉副司长、陈植新处长和我院屈冬玉副院长分别就我国建立CCCAP的必要性、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及其与中国的合作历史、筹建CCCAP的基本框架和计划等向调研小组做了汇报。汇报会由我院国际合作局张陆彪局长主持。院国际合作局贡锡锋副局长以及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领导参加了汇报。
    汇报会上,农业部科教司石燕泉副司长首先结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在我国建立CCCAP的必要性。他指出,CCCAP的建立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提高农业科研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农业方面的国际组织在我国设立区域中心,CCCAP的筹建没有先例供参照,希望外交部能够对CCCAP筹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外事程序和员工礼遇等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陈植新处长介绍了联合国系统(世界银行、粮农组织等)所属CGIAR。通过分析CGIAR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的宗旨、结构、成员组成及其所开展的工作,认为宜将其定义为联合国系统专门机构或政府间国际组织。CGIAR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农业研究机构(相当于联合国的大农业科学院),是66个成员国家和部分国际组织以及基金会发起的组织,下设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8500多名科学家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CGIAR主席由世界银行负责发展事务的副行长兼任。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受农业部委托,已经与11个研究中心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有7个研究中心在我国设立了办事处,5个研究中心与我国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我院屈冬玉副院长系统介绍了我国与CIP合作20多年的历史和成就,分析了在我国建立CCCAP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并阐述了拟筹建CCCAP的基本框架和计划。他指出,我国是薯类作物生产大国,薯类作物的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重视薯类作物的生产,加快科研步伐,促进农业科技的国际化,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一体化、开发生物能源和带动西部贫困地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喜的是,我国蓬勃发展的薯类产业为深入开展薯类科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之项目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已有的人才优势、科研成果优势、网络优势和国际合作的管理经验,无疑为在我国建立CCCAP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屈冬玉副院长强调指出,CCCAP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和亚太地区国家薯类作物的科研、生产和开发;同时,这一工作将为我国农业科研国际化积累经验,为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借鉴。
    在听取汇报以后,外交部国际司张雷副处长、礼宾司李涛处长和条法司齐大海副处长先后发言,肯定了在我国建立CCCAP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把CCCAP定位为国际法人地位是恰当的,同时表示外交部将积极配合有关CCCAP筹建工作。
    汇报会结束后,外交部调研小组参观了CGIAR下属研究中心在我院设立的驻京办事处和蔬菜花卉研究所,并考察了该所马铃薯科研现状。